* 新闻详情- */>
行业政策
康复大学正式落地!在校生规模暂定10000人 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设置康复大学的通知:1、康复大学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由省政府领导,省教育厅主管;2、康复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3、康复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0000人,首批招生专业开设和新专业的增设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4、康复大学机构编制事项由省委编办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经费由省财政核定安排,基本建设由省发展改革委按有关规定管理;5、省政府有关部门和青岛市政府要强化沟通协调,密切配合,明确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积极支持康复大学建设发展。 天水市“四个强化”全面做好特殊儿童生活保障和关爱服务 今年以来,天水市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紧紧围绕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台四条强化保障措施:1、强化兜底职能提升保障能力;2、强化关爱服务精准掌握需求;3、强化多方联动形成关爱合力;4、强化街面巡查确保应救尽救。 淮北多举措助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日、淮北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立足本职、强化监督,多举措促进特殊教育质量有效提升、特殊教育事业科学发展。1、构建特殊教育基本服务体系;2、健全特殊教育保障体系;3、落实残疾学生资助政策;4、推进特殊教育优质发展。 银川市12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定点服务机构优良率达92% 近日,银川市残联联合银川市教育局、卫生健康委、民政局成立银川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业务规范建设评估工作小组,对银川市认定的12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开展业务规范建设评估工作,优良率达到92%。重点评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的安全保障、场地设施、设备器具、专业技术、康复服务、日常管理、质量控制等情况。通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的评估,促进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业务规范管理工作。 会议培训
2024年长三角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学术大会在南京举办 6月15日,第16届长三角中西医结合发展大会暨2024年长三角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学术大会在江苏南京启幕。大会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加快发展中西医结合领域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提升中西医协同融合实效,促进中西医结合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助推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在中西医结合领域高质量跨越发展。 第三届中国智能康复学术与产业大会暨第一届医工交叉人才与产业交流会 2024年6月20日至23日,第三届中国智能康复学术与产业大会暨第一届医工交叉人才与产业交流会在四川成都举办。年会以“人机智能,认知康复”为主题,秉承“医工交叉,产学互动” 的原则,开展学术研讨,强调产业链建设,旨在提供一个智能康复政策链、学术链、产业链、价值链的交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的方式和医工交叉新视角,促进中国智能康复学术和产业的进步。 6月份儿童康复行业会议培训信息汇总 行业动态
人工耳蜗有望进入国家集采 6月6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通知,开展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信息集中维护工作。业界分析,此举意味着人工耳蜗有望进入国家集采。“这是行业的一件大事,如果未来纳入集采,不仅让儿童患者受益,也能让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受益。”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蒋子栋说到。 兰溪妇保院儿童康复门诊开诊 近日,兰溪市妇幼保健院(妇儿院区)儿童康复门诊开诊。随着我国围生期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早产儿、高危儿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语言认知、运动、心理及行为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在增高,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将会严重影响这些儿童婴幼儿时期的生长发育。开设儿童康复门诊,可以早期开展相关筛查评定和早期康复干预,以利于改善患儿预后,降低致残率,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上海首家全生命周期康复科普馆开馆 6月13日,上海首家全生命周期康复科普馆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开馆,未来每周四下午公众都可通过预约免费参观。全生命周期康复科普馆以“健康促进”为使命,依托全国首批国家级康复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馆内展示了“机器人治疗师”“机器人康复医师”“网联康复”等医工结合产品。 义诊活动关爱特殊儿童 近日,大同平城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走进平城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开展以“情系特教 关爱儿童 守护健康”为主题的爱心义诊活动。“来,不要怕,阿姨轻轻按!”“眼睛睁大,往这里看!”……义诊现场,妇幼工作人员在老师和家长的协助下,为孩子们进行了身高体重、视力筛查、心肺听诊、营养检测等项目的健康体检。同时,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身体情况,针对异常情况及时与老师和家长沟通,并给予指导性建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