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详情- */>
行业政策
广东“人工耳蜗”救助项目,每侧人工耳蜗最高补贴5万元 日前,由广东省残疾人公益基金会、广东省聋人协会主办的“汇爱工程·助听行动”人工耳蜗救助项目(广东站)现场测听及科普讲座活动在穗举行。该项目资助人群包含儿童和成年人,资助对象为广东省户籍双耳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非广东省户籍在广东省手术医院进行人工耳蜗手术患者。对于符合资助条件的患者,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残联等报销之后的个人自付部分,经患者(或家长)自愿申请,项目为其每侧人工耳蜗最高不超5万元的标准给予资金补助,每侧自费部分不足5万元的按照实际自付金额补助。 大庆:残疾预防和康复事业呈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残联积极协调卫健、民政、教育等部门资源,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大力实施残疾预防六大行动,深入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1、完善制度,服务体系不断健全;2、知识普及,社会氛围持续浓厚;3、抓早抓小,残疾儿童康复实现应救尽救。 建议完善相关规定破解残疾儿童“入园难”问题 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学前教育法草案二审稿。残疾儿童“入园难”问题成为与会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草案二审稿增加、完善了相关规定,明确普惠性幼儿园应当接收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入园,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委员陈云英建议,增加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入学,提供特殊教育相关服务,促进融合教育。 会议培训
贵州省首届听力语言康复职业技能交流展示活动举办 近日,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主办的2024年贵州省首届听力语言康复职业技能交流展示活动在贵阳举办,来自全省9个市(州)的10支代表队共50人参加此次活动。展示活动以“理论笔试+技能实操”的形式开展,设置专业知识展示、儿童文学作品创编表演展示、听觉口语教学技能展示三个环节。经五位听力语言康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公正评判,授予颁发三个项目团体一等奖、团体二等奖、团体三等奖共9个奖项。 7月份儿童康复行业会议培训信息汇总 行业动态
杭州新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即将在滨江投入使用 今年9月,杭州市滨江区将迎来首所特殊教育学校——杭州市紫云实验学校(暂定名),学校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浦炬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教学环境,是一所集学前康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它的启用将为滨江区的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以及其他伴随智力障碍(言语障碍、孤独症、多重障碍、脑瘫等)的特殊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 北京小汤山医院孤独症筛查与治疗专病门诊开诊 为满足广大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儿童孤独症筛查和干预能力,6月28日,北京小汤山医院孤独症筛查与治疗专病门诊开诊,就诊时间为每周五下午13:00-16:30,就诊地点在北京儿童医院小汤山诊疗中心门诊部,如有相关需求可使用微信搜索“北京小汤山医院互联网智慧服务”小程序提前预约挂号。 虚拟沉浸式教学融入康复类人才培养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开发了全新的肩关节运动康复沉浸式智能化教育平台,用于解决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只能传授理论知识与技术、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问题。据介绍,这一沉浸式教育平台用于运动康复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理论与实践学习于一体的全新沉浸式教学体验。学生在接受康复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VR技术进入高度模拟的虚拟环境体验这些知识的应用场景。这种沉浸式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积极地实践,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 K12特殊教育和干预平台Classworks推出个性化AI助手 近期,K12特殊教育和干预平台Classworks推出了个性化学习工具——Wittly by Classworks™。这款基于AI的学习助手利用亚马逊云的 Bedrock和Anthropic的Claude大型语言模型(LLM)来提升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并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Classworks成立于2003年,是一个面向K12特殊教育和分级干预平台,它利用技术和数据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该解决方案包括学术筛查、数学和阅读干预、特殊设计的教学、进度监测等,曾帮助了数百万学生。 江苏银行上海宝山支行开展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活动 近日,江苏银行上海宝山支行携手相关机构,走进星星彩关爱中心,开展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活动,为孤独症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支行首先为孩子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大礼包,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真心关怀。随后,支行工作人员陪伴孩子们一起进行户外活动,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让孩子们体验购物过程,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增进与他人的交流。 章丘中医院: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儿童康复保驾护航 2024年,章丘中医院正式启动“中医药全面融入残疾儿童康复”系列活动以来,中医专家团队、中医护理团队、药学团队、中医适宜技术团队等先后走进儿童康复科,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开展关爱特殊儿童活动,让残疾儿童享受到全面、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的同时,更满足了患儿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创新特殊儿童“体+育”发展方式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培智学校打造特殊教育“新天地”,创新特殊儿童“体+育”发展方式,通过实地走访、专项调研,根据乡土资源特性设计了有针对性的“适应体育”活动及教学环境,利用农村已生成的“四季六源”乡土资源,围绕运动参与、感知功能、运动技能、体能、身心健康五大方面实施“适应体育”课程,让特殊儿童在自然环境中达到个体与环境的最佳适应状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