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

    咨询电话:131-2392-8661

    工作日9:00 -18:00在线服务

    客服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案,加我为朋友

  • 联系电话

    131-2392-8661

    工作日9:00 -18:00在线服务

扫一扫 , 沟通即刻展开
yh 客服助理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案,加我为朋友

反馈建议

小南康复简讯丨国家医保局印发《康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孤独症平均确诊时间仍需 2 年

日期:2024年11月15日 18:08

行业政策


国家医保局印发《康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立项特点一是突出服务产出导向,分功能检查和训练立项,兼容现有项目并利于创新技术应用;二是适应技术进步,设 “人工智能辅助” 扩展项,促进其进入临床;三是关注神经发育障碍人群,单独立项助力患儿康复融入社会。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省对接落实,制定价格基准,推动康复类医疗服务价格规范发展,以适应行业需求,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


民政部:抓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等工作


11 月4-6日,2024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精康融合行动” 暨试点项目推进会在重庆召开。民政部强调,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 “精康融合行动”,完成指标任务,提供优质服务。会议要求重视试点项目,加强部门协作与监督指导,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模式与经验做法。各地要保障 “十四五” 规划相关项目,抓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等工作,推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解决人民利益问题。


南通开展孤独症儿童调查


今年4-10月,南通开展孤独症儿童相关调查。以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和干预为主线,工作人员对崇川区等多地 17 家残联定点康复机构的 308 名儿童进行调研。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涵盖体格测量等多方面内容,工作人员经统一培训,数据收集后专人整理分析且双人核对。南通已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有较多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政府提供康复补贴。此次调研将形成报告,为优化康复措施、完善政策提供依据,提升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


临武县康复救助残疾儿童


临武县将残疾儿童救助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近两年来,县财政局、残联携手投入385万元,为274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残疾儿童提供专业化服务,针对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建立康复档案,采取特色化辅助手段,结合医疗与教学,巩固提高康复效果。今年初以来,为148名儿童实施救助,服务时间达1036个月,总有效率97%,家庭培训率100%,家长满意度98%,切实为残疾儿童家庭带来福祉。


河南驻马店扎实推进学前融合教育


2014年起,驻马店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形成 “康复、融合、提升” 闭环,探索出 “医教结合、融合教育、特教提升” 模式,其 “天中方案” 获认可。近年出台政策文件,投入资金设立发展支持中心和用于康复救助。全市共有适龄残障儿童少年6766人,多形式就读。多部门协同为残障儿童提供 “一条龙” 服务,认定42家定点康复医疗机构。同时,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加强师资培训等举措,全市已有8000余名特殊需要儿童接受相关教育,5000余名进入普通小学。


会议培训


贵州省第十八届孤独症特殊教育康复公益论坛

11月8-11日,贵州省第十八届孤独症特殊教育康复公益论坛暨 2024 年西南自闭症服务机构网络年度工作会在贵阳举行,吸引了黔、滇、川、渝、桂等地近 300 名相关人士参与。此次论坛兼具康复论坛与免费培训性质,来自多地的专家讲授了孤独症家庭干预等课程。专家强调家长在孩子日常康复中的重要性,指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孤独症最佳治疗康复手段,4 岁前为最佳干预期。该论坛自 2006 年举办以来,已累计举办十八届,参与人次超 1.5 万。


11月份儿童康复行业会议培训信息汇总


点击查看


行业动态


孤独症平均确诊时间仍需 2 年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上升,早期干预对患儿回归社会至关重要。国家卫健委已部署0-6岁孤独症儿童早筛方案,但各地进展不一,目前患儿平均确诊年龄仍在3-4岁左右。孤独症确诊难,因发病机制不明,缺乏有效生物标志物,诊断依赖症状学证据,且专业诊断人员有限。部分城市开展 “三级筛查” 试点,如天津、上海,通过社区初筛、上级医院复筛和转诊诊断干预,有望缩短确诊时间。


中国首台全植入人工耳蜗样机在沪研制成功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与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台国产全植入人工耳蜗样机亮相。双方历经5年技术攻关,依托医工交叉孵化平台,攻克高灵敏度皮下声学传感器收声技术难题,成功研制样机,为听障患者带来新希望,推动我国人工耳蜗技术发展。


秘鲁一特殊儿童治疗中心虐待多名自闭症儿童:嘴被封住绑座椅上


11月9日,秘鲁利马一特殊儿童治疗中心工作人员虐待自闭症儿童事件曝光。视频中儿童嘴巴被胶带封住并绑在座椅上,该中心儿童多患有自闭症及残疾无法交流。事发后,国家残疾人融合委员会人员提供帮助,警方已介入调查,治疗中心被关闭,此事件引发社会对特殊儿童权益保护的关注。


脑电波模式预测自闭症预后的研究进展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可能在婴儿出生第一年区分自闭症谱系障碍(ASD)风险。通过对102名高危婴儿(有 ASD 兄姐)与69名低风险家庭婴儿对比,从出生3个月到36个月定期脑电图检查,发现3岁确诊 ASD 儿童在第一年脑前部脑电波有差异,尤其德尔塔波和伽马波。这一发现有望助力早期治疗,将疾病影响降至最低。


美国政府部门赠款支持自闭症儿童家长的 VR 培训


美国罗文行为分析中心心理学副教授 Christina A. Simmons 博士获45万美元资助,将家庭虚拟现实(VR)培训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父母。约三分之一自闭症儿童童年有不安全行为,行为疗法需对父母辅导,但高质量培训计划难获取。VR培训可解决时间、成本和儿童保育需求等障碍,通过定制化身,让父母按自己时间表练习干预,有望使培训更普及有效。


贵州习水:集中送教用爱点亮特殊儿童成长之路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开展特殊教育集中送教活动。在良村镇中心小学,教师根据特殊儿童能力水平和个性特点定制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多元化环节授课。仙源镇中心小学校长表示活动提供 “康教” 服务,提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目前习水县在两镇试点,构建送教体系,提升送教上门工作质量,让特殊儿童享有平等教育。


青岛崂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传统美食课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特殊教育学校举办 “家长进课堂” 美食课活动。中点专业老师介绍水晶饺历史文化价值并演示制作过程,家长和学生参与体验。此活动是家校协同育人的体现,学校还打造 “山海家长大课堂” 等品牌活动,邀请专业人士讲座,提升家长相关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沧州市将建妇幼康复保健楼


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沧州市妇幼康复保健楼项目初步设计。该项目位于运河区,浮阳大道以西、永安大道以东、瀛海路以南,总投资15557.10万元,将为妇幼提供康复保健服务,提升当地妇幼健康保障水平。


22个孤独症家庭体验公益研学课程


11月2日,桂林市七色光特需儿童家长加油站在荔浦市丰鱼岩研学基地开展公益活动。活动由深圳守望协会资助,桂林市残联等指导,金晖康复医疗中心协办。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和实践环节,22个孤独症家庭参与,孩子们布置会场、售卖饮品,还在专业团队帮助下开展康复游戏,家长也获得赋能培训,活动坚定了家长与孩子面对未来的信心。


特殊儿童体验 “孤山泥狗子” 制作


靖江市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特殊儿童在 “孤山泥狗子” 文化馆参观、了解泥狗子制作过程并参与彩绘。活动锻炼了特殊儿童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有助于融入社会,是文化传承与心灵共融的契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