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详情- */>
行业热点
女子带流落街头求医母女回家:我儿子患自闭症,感同身受 近日,重庆的伏女士半夜下楼扔垃圾时,遇到一抱着孩子、带着行李的女子在雨中。因担心是骗子,伏女士让老公录下视频。她本想帮该女子报警,却遭拒绝,于是陪女子其坐了 40 分钟,女子才愿跟随伏女士上楼。伏女士得知孩子一岁半,有大量喝水和血尿症状,女子因孩子治病与老公争吵,带一千多元从四川遂宁来重庆求医,到医院后因未提前挂号预约且无处可去而流落街头。伏女士带母女前往医院并垫付费用,还将帮女子联系家属,她表示会善始善终。 伏女士称自己儿子患有自闭症,当初也不被家人理解,所以对这对母女感同身受。视频发布后有人给伏女士发红包,她拒绝了,称还未到需要接受帮助的时候。 行业政策
残疾人蓝皮书:未来残疾人康复机构将向高质量与普惠化发展 蓝皮书指出,进入“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明确高质量发展任务清单,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增长,未来康复机构将向高质量、普惠化发展,会优化服务体系、提升专业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服务模式,以满足残疾人多样化需求,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山东出台特殊教育中职部设置标准 近日,山东印发通知出台《山东省特殊教育中职部(班)设置标准》,推动全省特殊教育学校进一步健全办学体系,让有需求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中职教育,不断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设置标准》共15条,重点在中职部(班)设置的适用范围、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提出中职部(班)部分条件设施可同特教学校共用等条款,以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方便特教学校设置中职部(班),解决学校办学体系延伸的问题。 民政部召开 2024 年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精康融合行动” 暨试点项目推进会 2024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精康融合行动”暨试点项目推进会日前在重庆市巴南区召开。会议强调各地要落实 “精康融合行动”,完成指标任务,提供优质服务。要重视试点项目,加强部门协作与监督指导,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模式与经验做法。各地要抓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等工作,推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解决人民利益问题。 《温州倡议》发布,助力残疾人康复事业新发展 日前,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科技点亮康复之光”科技助残论坛在温州举行。活动中,呼吁社会借助科技力量,助力残疾人康复事业新发展的《温州倡议》正式发布。《温州倡议》提出了三项关键举措:组建“康复科技创新共同体”、组建“康复产业发展协作体”、组建“康复人才支持联合体”。 会议培训
儿童孤独症干预康复技术高级研修班 10月29-31日,首儿所在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和北京市人社局支持下举办研修班。国家卫健委妇幼司二级巡视员王克让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研修班围绕《0 - 6 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设计课程,邀请国内外专家授课,内容获学员高度认可。项目组将在首席专家带领下,基于前期工作经验,开展系列研究、成果转化和培训,推动儿童孤独症干预康复服务发展。 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绥化学院举办 11月23-24日,由绥化学院等主办的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庆祝中国特殊教育发展 150 周年。省内外高校、特教学校等 200 余名人员参会,围绕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发展交流。华东师范大学邓猛等教授作主题报告,大会设两个分会场,专家学者分别就特殊教育党建等进行交流。 韶关举办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业务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班 近日,韶关市残联主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承办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业务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班在翁源县开幕,全市 30 余名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邀请省残疾人文化体育与康复辅具中心等专家授课,内容涵盖矫形器应用、辅具理论知识等,还提供经验交流平台。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为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奠定基础,韶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将继续提供优质服务。 康复医师师资培训班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举办 10月30-31日,由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北医三院康复医学科承办的康复医师师资培训班以线上形式举行,全国近 900 名师资参加。培训班介绍了国家紧缺人才培训项目情况,以《康复胜任力架构(RCF)》为核心展开培训,邀请相关专家授课。国家卫健委科教司于 2018 年启动该项目,北医三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杨延砚任专家组组长。 11月份儿童康复行业会议培训信息汇总 行业动态
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团队揭示粪便微生物组物在自闭症诊断中的潜力 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研究,通过对 598 名 3 至 12 岁儿童(264 名确诊 ASD 儿童和 334 名正常发育儿童)宏基因组测序和 AI 机器学习分析,发现 ASD 儿童肠道微生物群在物种和基因组水平有显著差异,如物种丰富度降低等。研究识别出一系列与 ASD 相关微生物标志物,部分细菌类群在 ASD 儿童中富集或减少,还发现多个微生物 MAGs 存在差异,且 ASD 特异性微生物组改变与某些微生物缺乏有关。基于微生物组的诊断模型在≤6 岁儿童中表现出色(AUROC 达 0.845),该研究为 ASD 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视角和线索。 内江东兴区:“医教融合”,护航特殊儿童成长 近年来,东兴区探索 “医疗康复 + 特殊教育” 医教融合新模式,在东兴区中医医院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设教学点,为特殊儿童提供 “一站式” 服务。家长称孩子在此学习近 1 年,情绪管理和社交方面有进步。学校与医院合作制定教学与康复计划,学校派经验丰富教师团队,医院提供先进设备和专业康复治疗师,还注重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和康复速度,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安康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师 + 康复治疗师” 联合门诊开诊 近日,安康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推出 “康复医师 + 康复治疗师” 联合门诊,打破传统门诊职责分离界限,实现评估和治疗一站式服务。治疗师功能 “前移”,患者在康复医师诊断同时可获治疗师定制康复方案,缩短就医流程。目前业务范围包括神经康复等多个领域。该门诊获患者好评,提升患者主动康复认知,康复团队还在多方面提供完整服务,实现康复系统性和整体性统一。 象山县培智学校:家校联动进入社区,助力特殊儿童融入社会 11月22日下午,象山县培智学校举办家校社联动活动,学生走进社区参与体育锻炼。该校坚持 “以体育人”,通过校园和户外多种运动提升学生运动能力,活动地点覆盖 15 个学生居住地周边场所。老师精心设计活动,虽有特殊儿童因陌生环境情绪失控,但最终成功参与。此次活动促进家校社紧密合作,社区居民也参与其中,助力特殊儿童融入社会。 保定强化康复医疗服务推动康复医院转型 保定市卫生健康委持续加强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合作对接,双方围绕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康复医院转型、实施康复人才培育工程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全市康复医疗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保定市康复医院、保定市中医院转型发展为重点,积极推进康复医疗事业实现跨越式突破,全市康复医疗事业进入最佳发展时期,正式开启了“保定康复元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