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详情- */>
行业政策
南京出台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 包括聘请专家评估康复服务效果、遴选康复机构提供救助服务、增设驿站提供社区康复服务等六大行动 20 项实事。医保部门将儿童孤独症纳入居民医保门诊特殊病种,0—6 岁患儿凭诊断证明直接纳入长护险保障,还提高了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标准。 江西省发布 《儿童福利机构功能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指南》 近日,江西省发布《儿童福利机构功能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指南》,自10月1日起施行。《指南》明确了0-18岁功能障碍儿童(含孤独症、脑瘫等)的康复评估、训练流程及方法,要求儿童福利机构结合医疗、特教资源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强化安全管理与效果跟踪,为全省困境儿童康复服务提供规范化依据。 四川发布五年行动计划:孤独症将有智能治疗 5月12日,四川省发布《“智能康复” 五年行动计划(2025-2029)》,提出重点发展孤独症、帕金森病等领域的智能康复技术。计划到 2029 年,建成 50 个智能化康复中心,推广 AI 辅助诊断、机器人训练等应用,实现全省县域康复服务覆盖率超 90%。成都、绵阳等地将率先试点 “智能康复社区” 项目。 山西:引进来+走出去让特殊儿童向阳绽放 近期,山西省通过 “引进来+走出去” 模式推进特殊儿童康复。一方面引入北京、上海等地专家开展孤独症诊疗培训,提升本土团队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组织特教老师、康复师赴深圳、杭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全省多地开展 “融合教育进校园” 活动,推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助力其融入社会。 会议培训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二届儿童康复学术年会在南宁举办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儿童康复学术年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脑性瘫痪与发育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脑性瘫痪与发育障碍康复学术会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小儿脑瘫诊疗与康复学术会议,于5月14-18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会议内容包括儿童康复相关领域学术会议、儿童相关职业技能竞赛、儿童康复相关产业展览等。 5月份儿童康复行业会议培训信息汇总 行业动态
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落地上海 5月9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在上海落地。该基地由上海某科技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设,聚焦孤独症、肢体功能障碍等儿童康复场景,通过具身智能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与动作精准引导。此举标志着 AI 技术与康复医学深度融合,为特殊儿童康复提供智能化新路径。 广东好人黄少礼:父爱撑起自闭症孩子希望的蓝天 广州父亲黄少礼的儿子 6 岁时确诊自闭症,他辞去工作创办自闭症康复机构 “星星家园”,12 年来累计帮助超 800 个家庭。机构采用 “行为干预 + 艺术疗法” 模式,黄少礼还发起 “蓝丝带” 公益项目,组织志愿者为自闭症家庭提供喘息服务。2025 年 5 月,他获评 “广东好人”,用父爱与坚持照亮特殊群体前行路。 甘肃省人民医院启动吞咽言语障碍治疗与康复多学科诊疗 近日,甘肃省人民医院启动吞咽言语障碍多学科诊疗(MDT)门诊,针对脑瘫、听障、孤独症等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吞咽功能障碍等问题,由康复科、口腔科、营养科等专家联合制定方案。门诊配备电子喉镜、吞咽造影仪等设备,首期开设每周两诊,为西北区域相关患儿提供精准诊疗服务。 广州举行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庭亲子融合活动 日前,广州 “星儿融合日” 活动在天河公园举行,50 组孤独症儿童家庭与志愿者结对参与。活动设置趣味运动会、绘本共读、手工制作等环节,通过 “普通儿童 + 星儿” 协作模式,促进社交融合。主办方还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家长开展压力疏导讲座,链接社区资源提供长期支持。 娄底市儿童孤独症区域医疗中心揭牌 5月13日,娄底市儿童孤独症区域医疗中心在市中心医院揭牌。该中心整合儿科、心理科、康复科等多学科资源,提供筛查诊断、康复训练、家长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覆盖湘中地区及周边县市。中心首期开设 2 个专科门诊,配备 VR 社交训练系统等设备,预计年服务能力超 5000 人次。 汕尾市妇联举办孤独症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 5月12日-18日,汕尾市妇联开展孤独症家庭教育宣传周,通过线上科普直播、线下家长工作坊等形式,普及早期筛查知识与干预技巧。活动期间,全市 10 个 “妇女儿童之家” 同步开设咨询热线,邀请专家解读《广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办法》,助力家庭提升照护能力。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正式挂牌三级康复医院 近日,北京市中关村医院举行三级康复医院挂牌仪式,成为海淀区首家三级康复医疗机构。医院重点发展神经康复(含孤独症谱系障碍)、骨科康复等专科,开设儿童康复门诊,配备经颅磁刺激仪、虚拟情景训练系统等设备,并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建立转诊合作,提升区域康复服务能级。 深圳甲子塘社区为特殊儿童家庭送去温暖 近日,深圳光明区甲子塘社区开展 “关爱星星的孩子” 公益活动,为 20 户孤独症儿童家庭送上大米、食用油等物资,并邀请康复师现场指导居家干预技巧。活动还设置亲子手工环节,促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互动。社区负责人表示,将定期举办此类活动,缓解家庭照护压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