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详情- */>
行业政策
中国残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 (2025 年版)》 中国残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25 年版)》。相较 2019 年版,新增精神和智力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明确听力残疾儿童体外机升级等服务。同时,对部分康复服务内涵进行了更清晰界定,对相关表述进行了规范。该目录是各地提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 上海: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 近期,上海市发布《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建设 10 个市级康复辅具研发转化中心,在浦东、闵行等地试点 “辅具租赁 + 医保结算” 模式,并支持企业开发适用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训练机器人、听障者 AI 字幕眼镜等产品。目标到 2027 年,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形成 “研发 - 生产 - 服务” 全链条生态。 厦门出台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方案 近日,厦门市多部门联合制定《厦门市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 - 2028 年)》。方案聚焦孤独症儿童家庭难题,构建 “筛查 - 诊断 - 康复 - 教育 - 家庭支持 - 社会融合” 全闭环服务体系。未来,厦门各区将至少有 1 所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相关服务,还将统筹医保等减轻家庭负担,保障孤独症儿童权益 。 濮阳市残联调整残疾儿童康复救治政策 濮阳市残联发布 2025 年新政策,残疾儿童救助年龄从 0 - 6 周岁扩至 0 - 14 周岁,康复训练补助从每月 1600 元提至 1800 元,每年最高补助 18000 元。不同县区救助标准有差异,外地户籍按当地残联要求执行,旨在让更多残疾儿童受益 。 项城市开展儿童学习困难免费筛查活动 5月31日-6月2日,项城市卫健委组织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机构,开展儿童学习困难免费筛查活动。活动针对 6-15 岁儿童,通过注意力测试、智力评估、脑电监测等手段,排查孤独症、ADHD(多动症)、学习障碍等问题,已筛查 500 余人,对 23 名疑似患儿提供转诊绿色通道。主办方表示,将每月固定开展筛查,建立长期跟踪机制。 会议培训
2025第五届康复治疗及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 5月25日,第五届康复治疗及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开幕,吸引国内外 500 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大会聚焦 “智能化康复技术应用”,展示 AI 辅助诊断系统、外骨骼机器人等创新成果,并设立儿童康复分论坛,探讨孤独症、脑瘫儿童的早期干预新趋势。同期举办的康复设备展吸引 80 余家企业参展,现场签约项目超 30 个。 辽宁省特殊教育 “普惠融合” 交流研讨会在大连召开 5月26日,辽宁省特殊教育 “普惠融合” 交流研讨会在大连举行,全省 14 个地市教育部门代表、特教学校校长等 200 余人参会。会议围绕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策略、普特教师协同培养机制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发布《辽宁省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标准(试行)》,计划三年内实现全省普通中小学资源教室全覆盖。 5月份儿童康复行业会议培训信息汇总 行业动态
广州启动 “锶骐维儿康” 儿童康复项目 5月27日上午,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联合发起的 “锶骐维儿康” 项目启动。活动汇聚多方力量,为特殊儿童及家庭提供专业康复支持。现场聘请 “好人” 担任公益宣传大使,捐赠专项基金用于儿童康复相关工作 。 福建省听力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启用 5月25日,福建省首个听力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在福州揭牌启用。基地由省残联指导建设,面向全省听障儿童及成人提供免费助听器调试、言语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服务,并开设 “手语角”“家长互助会” 等板块。首期引入 AI 语音训练系统,可实时纠正发音问题,预计年服务能力超 5000 人次,推动听障群体 “自助 + 互助” 康复模式落地。 上海虹口区举办孤独症康复服务标准解读会 5月27日,虹口区民政局组织《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机构设置和服务规范》解读会,各康复机构及街道人员参会。培训老师围绕五大原则解读标准,细化机构建设与服务流程。区民政局强调机构要提升专业能力,规范运营,服务孤独症儿童家庭 。 杭州临平区启动儿童康复项目 5月20日,临平区“未”爱来临・守护花朵行动 —— 儿童康复项目启动。该项目面向 0 - 18 岁困难家庭残疾和孤独症儿童,通过政府、企业、机构合作,提供个性化康复服务,助力提升孩子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 上海市同济口腔医院举办 “星光端午∙爱在同口” 开放日 日前,上海市同济口腔医院举办 “星光端午” 开放日活动,为 20 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免费口腔检查及矫治服务,并开展 “趣味刷牙教学”“端午香囊制作” 等融合活动。医院同步启动 “口腔健康守护计划”,未来一年将为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提供年度免费涂氟、窝沟封闭等服务,覆盖超 3000 人。 达州市 “爱星工程” 启动暨关爱残疾儿童融合活动举行 5月22日,达州市 “爱星工程” 启动仪式在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现场为 30 名孤独症儿童发放康复训练补贴,并开展 “普通学生 + 残疾儿童” 融合运动会。活动期间,该市宣布建立 “1+N” 帮扶机制,即 1 家爱心企业结对帮扶 N 个残疾儿童家庭,首批 20 家企业签约参与,覆盖全市 120 个困境家庭。 泉州市孤独症辅助性就业项目 “麦都星焙爱心店” 营业 5月18日,泉州市首个孤独症辅助性就业项目 “麦都星焙爱心店” 正式营业。门店由公益组织与烘焙企业合作运营,招聘 8 名孤独症青年担任烘焙师、收银员,通过 “技能培训 + 岗位实践 + 心理辅导” 模式助其就业。店内设置社交训练区,顾客可参与 DIY 烘焙体验,推动公众对孤独症群体的认知与接纳。 -THE END-